战役剧情一览 西西里叛乱篇

更新时间2024/3/9662 浏览综合
上篇剧情
因为这一章比较短,所以直接主线支线一起更了。但是会咕咕。
好吧实际上是玩其他的去了......
倒回去看了之前对布鲁图的评价,写的不好,我实在做不到既保证质量又篇幅短小。以后还是不在帖子里附上评价了。
“如将那些小于三列桨战船的船只除外,我俘获了六百艘战船。”
下面是主线。
TapTap
在这里,屋大维提到了一个“和约”。我有必要说明这个和约的由来与内容。
horizontal linehorizontal line
当时,小庞培在海上搞海盗活动,导致商人们不能正常贸易,罗马粮食大涨价,出现了饥荒。人民大声疾呼,要两巨头(指屋大维和安东尼)跟小庞培讲和。但他们主张跟小庞培对打,下了一个命令叫人民交税,好聚集战争经费。人民不愿意这么做,暴动起来了。
因为办喜事的缘故,两巨头都在罗马。屋大维只带了少数随从就来到人群聚集的广场,试图阻止他们,向他们说明交税的合理性。人们根本听不进去,扔石头砸他。屋大维因此流了血,如果不是安东尼及时赶来救他,说不定......
经历了这件事,两巨头勉强让步,跟小庞培在浦泰俄利见面。双方在BC39年签订协议,小庞培同意放弃对意大利的封锁并把其在意大利的驻军全部撤走,两巨头则保留小庞培现有的所有领地,给予他官职和被选为执政官时可指定人选代替自己履行职责的特权,作为交换。双方皆大欢喜,各自回去了。——但是事情真的就那么简单吗?
horizontal linehorizontal line
小庞培这个人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讲信用。明明已经跟屋大维他们说好了停止对意大利的封锁,还要搞他的海盗勾当,在海上抢劫,使一切都变成签订协议之前的样子。——我突然想起来小庞培他爸了。庞培当年可是进行过肃清海盗的战争的,现在倒好,他的儿子就是海盗。如果庞培知道了这件事,一定会直呼"听我说谢谢你"吧?
在这种情况下,再去维持和约也没有意义了。屋大维向民众和士兵宣告小庞培撕毁和约的消息,正式向小庞培开战。
屋大维线
TapTap
在跟小庞培对打之前,屋大维去了一趟塔林敦,一是看望姐姐,二是跟姐夫安东尼做个交换。——前面说的“办喜事”,就是办安东尼和小屋大维娅的喜事。安东尼用120艘船换了他的20000步兵。然后他请凑数的雷必达来帮助自己拿下西西里。一切顺利,他和雷必达于是在七月一日踏上了征途。
TapTap
TapTap
小庞培为了自卫,命令自己的一个部下驻扎在利利俾以对抗雷必达,自己在西西里海岸以对抗屋大维。这是因为两巨头进攻路线不同的缘故。
TapTap
安东尼之所以要跟屋大维做交换,是为了给克拉苏收摊。克拉苏在BC53年的卡莱战役中惨败,丢了罗马的脸面和自己的性命,具体情况请移步到以前的东方帝国篇帖子(附上链接)。恺撒本来是想替他收摊的,但他还没出手就被刺杀了。
现在我们的安东尼出手了。至于战争成败得失,这不在我们的讨论区里,我们的重点还是要放在屋大维身上。不过我有在东方帝国篇暗示安东尼进行的战争的结果,有兴趣的也请自己去看。
雷必达线
TapTap
TapTap
在另一边,雷必达遭遇了一场风暴,他的一些船翻了。所幸的是他顺利登陆了西西里。于是他攻击小庞培的部下,占领了一些城市。
TapTap
TapTap
非常朝气阿格里巴,爱来自赛里斯国
说话带语气词和感叹号是这样的。
“赛里斯”,是罗马对我国的称呼;阿格里巴说的“乌鸦”和“钳子”,是两种战争器械。我会把“乌鸦”和“钳子”的介绍放在两个不同的关卡剧情里。
在出发进攻小庞培的时候,屋大维倒了大霉,碰到了海上风暴,不少船坏了。他不得不停下来修船。等到船修好了,他再次起航。
与此同时,雷必达有四个军团也在开向西西里。他们在海上遇到小庞培的一个部将佩蒂乌斯。雷必达的士兵以为他是自己人,热情接待他,结果被毁灭了。干完这件事后,他回了小庞培那里。
屋大维事先侦查了敌情,认为趁着这个时候取得陶尔米纳是明智之举。他带兵前往那里,阿格里巴为了配合他,攻占了亥厄拉岛,打算第二天向米列发起攻击。小庞培看到这种情况,从墨西拿派遣他的一个释放奴带着45条船到那里去,自己带着70艘船跟在后面。
TapTap
TapTap
第二天,阿格里巴带着一半的船从亥厄拉开出来,想要跟佩蒂乌斯对打。当他又看见小庞培一行人时,他向屋大维报告情况,自己带着船在中央列阵,并把其余的船从亥厄拉调过来支援。
双方都准备的很齐全,配备了优秀的水手和精良的战船。小庞培的战船短些、轻些,便于封锁敌人;而屋大维的战船要更大更重,冲击较为有力。士兵们照常受到鼓舞,船头的军旗升起来了,一场战斗正式开始。
TapTap
双方尽力的发挥自身优势。当肉搏战开始时,屋大维的士兵占了上风。他们的船要高一些,因此他们可以居高临下对敌人进行射击,抛下他们携带的“乌鸦”(一种可以钩住敌人的船的、有长钉子的厚板),接着跳进敌人的船里作战。小庞培的士兵们跳到海里,被事先准备好的小船捞起来,躲开了敌人的攻击。这些小船专门为了这个目的,在海上到处转悠。这些是士兵们的情况。
在将领这边,阿格里巴直接向佩蒂乌斯冲了过去,重击他的战船,把他的船首打得粉碎。佩蒂乌斯的船舱被毁坏了,下层的桨手全部溺毙,会游泳的士兵都游泳跑路了,他自己也跑到另一艘船上继续战斗。这个时候的小庞培正在观战,他看到己方的舰队不占上风,而更多的援军正在源源不断的从亥厄拉开过来支援阿格里巴,于是下了撤退的命令。
TapTap
阿格里巴乘胜追击。为了歼灭残敌,他在公海里抛锚,想封锁敌人,必要时就夜战。但是有人劝阿格里巴不要轻率,于是他勉强让步,在黄昏时带着军队撤退了。
在米列附近发生的战斗就是这样结束了。
TapTap
屋大维,有野心的
将来要跟安东尼对打......明摆着想独裁嘛......
这算盘打的,人在亚细亚已经听到声音了。
整个战争中,虽然双方对打了很多次,但是决定性的战役始终没有到来。屋大维已经采取了断粮的战术,小庞培因此深感不便,决定孤注一掷。
他派人去问屋大维是否愿意在海上一决高下。尽管屋大维对于海战心存恐惧,但他认为不应战会显得自己卑鄙,于是接受了挑战。按照约定,他们将在BC36年9月的某一天开始战斗。
(这样看来屋大维还是很在乎面子的......)
TapTap
TapTap
有道理的
塞克斯图-庞培,这个人是”伟大的”庞培的儿子。庞培死了有十二年了,尽管如此,他的影响力还是没有散去。小庞培靠着这个名字聚集了大批人马就是一个证明。
我已经提过,屋大维有独裁的野心。因此他一定不会愿意,也一定不会允许别人挡住他通向权力巅峰的道路——人之常情。像小庞培,如果让他逃跑了,万一他又用“庞培”这个名字聚集人马呢?这种事情拿不准,最保险的办法莫过于直接从根本解决问题,不放小庞培走......
TapTap
为了这一天的决战,双方精心准备了一番,把能带着的东西全部带上了。阿格里巴发明了一款叫做“钳子”的战争器械。这种战争器械由一块两端都装着铁环的外层包铁的木板和一个可以抓住敌人的船的东西(大概像爪子?)构成,木板一端系着绳子,另一端系着那个可以抓住船的东西。当有需要的时候,只需要用弩炮把这个“钳子”发射出去,抓住敌人的船,然后用机械的力量把“钳子”拉回来。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钳子”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帮助我们的少恺撒在与小庞培的决战中取得重大胜利。
战斗在约定好的日期正式打响了。首先传入耳畔的是参战人员的叫喊声,然后就有难以计数的各式各样属于冷兵器时代的投掷物从人或者是机械那里投出来。像流星一样,这些东西从海面上空划过去,降落在敌人的船上——但是它带来的是灾难而不是美好的愿景。船互相冲撞,士兵英勇作战,将军们鼓舞部下,战争器械都被使用,激烈的战斗在地中海面进行。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阿格里巴的“钳子”发挥了它的妙用。借助弩炮的力量,它能够抛的很远,钩住敌人的船。“钳子”上有铁皮,敌人很难割断;系着绳子的那一端离敌人比较远,敌人没有携带那种长柄的镰刀,也没办法割断,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这样子的话,是不是可以通过让船撤退把绳子扯断呢——
小庞培军确实这么做了,但是阿格里巴那边随之前进,船难免被拖在一起......
随后就是激烈的肉搏战。场面有些混乱,以至于阿格里巴费了一番功夫才判断出来小庞培的损失要更大一些。他鼓励自己的部下,自己向敌人发起猛烈的进攻。敌人快速跑路,但只有17条船得以逃出生天。其余的船或是搁浅,或是被毁灭。当那些在其他地方战斗的小庞培的船看到这种情况时,它们也投降了。小庞培的失败已经注定。
TapTap
TapTap
兵败的小庞培匆匆忙忙地向安东尼那边跑去。后来,他被安东尼的人处决,我会在支线部分说明这一事件。
horizontal linehorizontal line
屋大维本人待在瑙洛库斯地区的军营里,命令阿格里巴进攻尚被敌人占据的墨西拿。于是阿格里巴就和刚好也在干这件事的雷必达一起围攻这座城市。这时候有小庞培的人过来想要议和,阿格里巴认为这件事应该等明天早上屋大维过来了再慢慢商量,雷必达却爽快答应了。雷必达不知道,这件事会引发一个严重的后果。
现在雷必达手上有22个军团和一大堆骑兵——一个庞大的数目。因此,雷必达产生了自负心理,想要独吞西西里岛。他叫手下不要接待任何一个屋大维的使者,自己夺取了所有的峡谷。
第二天屋大维来了,他通过朋友谴责雷必达的行为。屋大维的朋友们不断暗示雷必达不要独吞西西里岛,雷必达却说,他早在三头同盟刚成立时分到的地盘被屋大维和安东尼联手吞了,只给了一个阿非利加做补偿。只要屋大维把它们给他,他就给屋大维西西里岛外加阿非利加。屋大维被气到了,亲自来到雷必达那里痛骂他出尔反尔。两个人激烈争吵,不欢而散,彼此武装了起来。
雷必达的士兵们觉得雷必达想要再次挑起战斗,对此大为愤慨。相比于怠惰的雷必达,他们更钦佩有胆魄的屋大维。当屋大维知道了他们的这种想法时,他立刻收买他们。一切都是在雷必达没有察觉到的前提下进行的。接着,他带着一些骑兵再次来到了雷必达的军营。
屋大维把骑兵留在外面,带着少数随从步入雷必达的军营。他一边走,一边对碰到的人宣布他被迫卷入与雷必达的战争中。按照“剧本”,那些人高呼他是“英白拉多”,集合起来请求他饶恕。屋大维暗示他们赶快投到自己这里来,他们理解他的意思,于是开始动手拆自己的帐篷,带着军旗投到他那边去。
身处帐篷中的雷必达听到外面传来的动静,一下子跳了起来,抓起自己的武器。外面已经开始了斗殴,屋大维的一个随从被杀;屋大维本人被武器击中,但是雷必达方未能击穿敌人的装甲。当他跑路的时候,雷必达的一个分队嘲讽他不行,成功激怒了屋大维。
屋大维倒转回来发起进攻,消灭了这个分队。其他分队看到了,陆陆续续倒戈。但是还有一些人在雷必达调来的援军的帮助下抵抗,不断打退敌人的进攻。但是当这些人也倒戈的时候,难绷的局面就产生了。雷必达这边的士兵一堆一堆地向屋大维那边倒去,雷必达本人带着另外一堆士兵阻止他们。最后雷必达自己带着的这些士兵也要倒戈了,雷必达先是威胁他们,接着求他们不要走。雷必达自己抓着军旗,说什么也不肯松手。直到最后,有人告诉他不松手就会死,他才害怕地松了手。
有人问屋大维现在是否可以杀掉雷必达,屋大维不同意。这样,雷必达发现自己已经从高位跌了下来。他穿上托加长袍,急急忙忙跑到屋大维那里去,一堆人跟过去吃他的瓜。他一到屋大维那里就要磕头。屋大维被他吓到了,阻止他的磕头行动。雷必达就这样穿着托加被送回首都,他被踢出三头同盟,不再担任司令官,但他还保持着大祭司职位。
雷必达后来于BC13年过世,享年76岁。他去世以后,屋大维担任了大祭司。
horizontal linehorizontal line
现在屋大维年28岁,离他18岁踏入政坛已经过去了10年。三头同盟已经化为乌有,莫大的罗马共和国只剩下屋大维和安东尼两个人。大一统是历史趋势,罗马绝不会、也绝不能长期陷在现在的分裂状态。
罗马的内战还没有结束!
(主线 完)
支线
海神之子、在西西里岛败北
这么说不是没有根据。这里的“海神”,当然不是指庞培,是指涅普顿,相当于希腊的波塞冬。
事情是这样的:屋大维出发进攻小庞培时倒了大霉,海上刮起风暴,弄坏了他的很多船。我们的屋大维只能停下来修船。这给了小庞培一个绝佳的进攻机会,但他不屑于利用它。
小庞培觉得,屋大维之所以会倒大霉,是因为海神涅普顿在保佑自己,真是太好力!于是小庞培只向海洋和涅普顿致祭,自称是他们的儿子。他甚至为此换了一件深蓝色的衣服。
(小庞培:涅普顿,叠!!!!!!!!!)
有点难绷,但毕竟小庞培不是卢克莱修那样的唯物主义者嘛......
TapTap
盔甲上有海神三叉戟......果然是海神之子
什么E星历史再放送......这关的剧情混乱,不写了。
TapTap
TapTap
TapTap
TapTap
什么错别字,挑虫致歉
TapTap
(阿庇安并没有在小庞培身上花过多的笔墨......)
TapTap
在主线部分我们提到,屋大维想要取得陶尔米纳。阿格里巴为了配合他的行动,进行了米列海战,取得了胜利。按照原来的计划,屋大维将要在夜间渡海,到陶尔米纳去。但当他知道了阿格里巴胜利的消息后,他改变了计划,认为胜利者应该光明正大地在白天渡海——屋大维,谁给你的自信?
小庞培事先已经猜到屋大维的计划,他吃过晚饭,马上去制裁后者,留下一部分军队在米列迷惑阿格里巴。少恺撒会为自己的轻率付出代价。
TapTap
TapTap
第二天早上,屋大维在一座山上俯瞰海面,看到海面上没有敌人。他放下心来,尽可能的带着士兵们渡海。他到达陶尔米纳的时候,就派遣使者要求这个城市投降。因为他的卫队被拒绝入城,他就航往附近的地方,打算建立一个据点以达成自己的目的。
屋大维从船上登陆的时候,滑了一跤,但他很快就自己爬起来了。当他还在那里安营扎寨时,小庞培带着舰队出现了——屋大维本来以为他已经被阿格里巴击败了的。接着小庞培的骑兵和步兵也过来了,形成三面包夹之势。
屋大维和他的军队都慌了,只能勉强迎战。战斗进行到晚上,小庞培的士兵休息去了,而屋大维的士兵也完成了他们的扎营工事。但是因为疲劳和睡眠不足,他们也不能战斗了。
屋大维把自己的所有步兵交给自己的一个部下指挥,自己先行离开。他降下将军的旗帜,生怕受到小庞培的袭击。——但是事实很不巧。在经历了两次遭遇战以后,屋大维成功战败了,身心都受到伤害。于是他稍作休整,进行他的下一个行动。
TapTap
这里阿格里巴应该是打算参加瑙洛库斯之战了。在主线部分我们提到,屋大维使用了断粮策略,小庞培迫不得已决定孤注一掷。战争的全过程不用多说,请自己翻到前面去看。
TapTap
小庞培 危
最后,小庞培在瑙洛库斯之战被彻底击败了,他匆匆忙忙地向安东尼那边跑去。彼时,安东尼正在跟安息激烈对打。因此小庞培计划着,如果安东尼胜利了自己就投靠他,反之就夺取他的权力。他这样想着,一面向安东尼派出使者,一面跟安息人联络,再一面规划从本都逃往亚美尼亚的路线。反复无常的人是这样的。
安东尼听到小庞培到来的消息,马上派出自己的部下,命令他如有必要就猛烈进攻。同时他接待了小庞培的使者。生性坦率的安东尼听信了使者的花言巧语,愿意与小庞培见面。看上去,小庞培可能离成功不远了......
但是小庞培就是要作死。当他过来的时候,安东尼的一个部下接待了他。这个部下调来一些军队,怕他又干出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小庞培抱怨说自己被当成敌人了,暗地里却策划着绑架对面的一个将领做人质。结果阴谋泄漏,小庞培也无法再伪装下去,于是展开了敌对行动。
小庞培在这种敌对行动中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有许多人慕名加入了他的军队。随着他势力的增长,安东尼派来镇压他的兵力也增加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小庞培还要继续抵抗。他的朋友渐渐离他而去。
最后他不敌安东尼的军队,无条件投降了。他于BC35年在米利都被处死刑,时年40岁。小庞培的一生就是以这样一个令人唏嘘的结局结束了。
对于小庞培的失败,我认为他重蹈了他爸爸格涅乌斯-庞培的旧辙,我在前面的恺撒内战篇中已经提出过这个观点了。小庞培像他的爸爸一样,不懂得利用每一次胜利。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小庞培多次击败了屋大维,却从未乘胜追击过他。这样做的一个后果,就是屋大维不断卷土重来,给他带来了恐惧。在我看来,如果小庞培懂得利用胜利的话,这场战争绝不会只用了两年时间就结束的。
俱往矣。实在可叹!
2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