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图曼入侵——奥斯曼帝国发家史(公元1300-1400年)

精华修改于2022/09/20729 浏览历史传记
因翻译不同,鄂图曼帝国又称奥斯曼帝国,这一百年间,共历任四代君王,分别是奥斯曼一世(1299年-1323年)、奥尔汗(1323年-1362年)、穆拉德一世(1362年-1389年)、巴耶济德一世(1389年-1402年)。
起源:在塞尔柱帝国和蒙古在当地的保护国覆亡之后,奥斯曼人的国家只是继承帝国版图的十个公国中的一个,而且是比较小的一个。
TapTap
奥斯曼一世创业之路
①联姻:奥斯曼继位后,为了得到伊斯兰教教会的支持,就与伊斯兰教苏菲派长老谢赫·艾德巴里的女儿玛尔赫顿结为连理。谢赫·艾德巴里在奥斯曼的婚礼上授予他一柄胜利之剑(此剑后来成为奥斯曼帝国历代君主即位时继承的圣物),并授予他伊斯兰教圣zhan者的光荣桂冠。这无疑给予奥斯曼极大的精神力量和众多的拥护者,大大帮助了奥斯曼成就霸业,更多的穆斯林战士投奔到奥斯曼旗下。
TapTap
②招兵买马:
联通大家族,其中就包括两个希腊家族——米海尔家族和马科斯家族。这两个家族是米海尔和马科斯的子孙,这两人曾经是奥斯曼的敌人,后来却成了他忠实的朋友和支持者。
吸纳各族成员:奥斯曼接纳了大量其他民族的穆斯林战士,甚至能容纳非穆斯林。很多穆斯林战士和宗教学者、领袖避难来到小亚细亚,而失去拜占庭军事支援的基督教边境领主,比如克泽·米哈伊尔也转而为奥斯曼效力。同时,基督徒农民苦于拜占庭帝国的苛捐杂税和封建领主的欺凌压迫,也是奥斯曼可以利用的力量。他手下的军队数量已经从埃尔图鲁尔时期的400人发展到了4000人。他将掠夺来的土地和大量的战利品,分封给他那些屡建奇功的将士们,鼓励他们去勇敢地战斗。他还以伊斯兰教古老的“圣zhan”思想武装他的那些战士,并吸收那些从小亚细亚各地纷纷赶来的圣zhan者、爱好冒险的勇士,以及其他突厥部落的成员,来迅速壮大自己的力量。奥斯曼人的突厥小公国,在奥斯曼统治时期,变成了一个“信仰武士”之国。
③伺机扩张地盘:
13世纪中期,奥斯曼利用罗姆素丹国被蒙古人打败的有利时机,开始了对外征服和扩张。他的扩张策略是先攻击拜占庭的封建贵族,避免向他的前宗主国罗姆素丹国开刀。奥斯曼到达富饶的比提尼亚平原,与北方的基督徒争战。而此时的拜占庭军队大不如前,它的军队主要是只重钱财、胸怀二心的雇佣军,拜占庭封建贵族有一些被打败,有一些则被收买。
TapTap
比提尼亚平原
④夺取要塞:
1300年前后,当时塞尔柱人统治崩溃了,奥斯曼乘机占据了小亚细亚西北部的埃斯基谢希尔要塞和卡拉贾希萨尔要塞。这两个要塞控制着从中央安纳托利亚高原到比提尼亚平原的咽喉要道。
1302年奥斯曼一世率领军队,在马尔马拉海南岸由山地向平原过渡的地方出现,与拜占庭皇帝派遣的军队在巴菲乌斯发生战斗。马尔马拉海南“巴菲乌斯”是君士坦丁堡的前哨。此后,他致力于两个方向的扩张,一是从萨卡里亚河向北到达黑海,二是向西南到马尔马拉海。
TapTap
1308年,罗姆素丹国灭亡之后,奥斯曼将目标指向了拜占庭帝国在小亚细亚最后的据点——布尔萨。布尔萨坐落在乌卢达山(也称奥林匹斯山)脚下,紧邻著名的切其尔哥温泉。该城防御坚固,只要拜占庭人能保持海上交通的通畅,布尔萨军民就能通过海路,源源不断地得到从君士坦丁堡送来的给养,实现长期坚守。奥斯曼第一次进攻布尔萨,并没有攻克。
1317年,奥斯曼又率领“信仰武士”们进攻布尔萨城。布尔萨城是拜占廷帝国在小亚细亚西北部重要的战略军事重镇,因此城垣坚固,防守森严,驻扎着大量的拜占廷帝国军队。双方对此城的争夺,前后持续了9年之久,各自都遭受到重大的伤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321年,奥斯曼人夺取穆达尼亚港之后,布尔萨与外界最后的联系通道被切断了,该城已经被彻底孤立。面对敌人的压倒性优势,布尔萨守军同意向奥斯曼称臣纳贡,但拒绝投降。
1326年,当布尔萨城因弹尽粮绝,开城投降时,奥斯曼已经因患重病生命垂危了。而这个要塞奠定了日后拿下君士坦丁堡的基础。
TapTap
参考资料:
①《文明的十字路口:奥斯曼帝国的兴衰》——许序雅、许辅旻
②《奥斯曼帝国:1299-1923》——卡罗琳•芬克尔/邓伯宸、徐大成、于丽 译
③《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帕特里克•贝尔福/栾力夫 译
④《奥斯曼帝国:五百年的和平(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 05)》——林佳世子/钟放 译
⑤《世界帝国史话 奥斯曼帝国》——黄维民
10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