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计划游戏截图
灯塔计划游戏截图
灯塔计划游戏截图
灯塔计划游戏截图
灯塔计划游戏截图
灯塔计划游戏截图
灯塔计划游戏截图
灯塔计划

灯塔计划

官方入驻
8.2

游戏介绍

上次更新于2022/10/25
简介《灯塔计划》不是一款纯游戏,作为美国物理学博士的我,也没有任何游戏经验。我只是想用游戏的方式让大众体验科学。产品将中国天眼观测的真实天文信号图导入,一位15岁的测试用户已在游戏中发现了一例疑似快速射电暴。该发现已成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的天文学术杂志上,此案例为中国首例。基于产品的特性,请追求极致美术或游戏性的朋友不要下载,非诚勿扰! 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脉冲星与引力物理研究组和北京大学射电天文团队的快速射电暴科研课题组合作,将中国天眼和新疆天文台实时观测到的真实的脉冲星和快速射电暴数据图导入游戏中,用户无需任何专业知识,只需简单的识色能力,就能参与前沿的天文探索。发现真正的脉冲星或快速射电暴信号的用户,将作为由此国际发现撰写的国际学术论文的作者之一。我们已有一位15岁的用户在游戏中发现了一例特殊的疑似快速射电暴。该发现已撰写成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的天文学术杂志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而该用户也成为国际上最年轻的发表国际学术论文的作者之一。现在产品中导入中国天眼观测的银河系外脉冲星的数据图,相信将会引起更大的发现。 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案例,如EVE Online的Project Discovery。但是我在美国的经历发现这些游戏都是在纯游戏中插入观测数据图,用户体验游戏并没有理解自己在探索的数据究竟是什么,而是纯粹变成了科研机构的志愿者。而我的理想是将科学更好的传播给大众,因此游戏需要将真实探索的科学知识传达给用户,让用户真正成为科学文化的用户,而不是科研单位的劳动力。 因此在《灯塔计划》中,我将科学家们如何逐步探索理解宇宙的灯塔脉冲星的科学历程用游戏的方式展现出来。用户可以和伦琴一起感受X射线的贯穿;和居里夫妇一起感受核放射性的恐怖;和汤姆森一起感受电子的电击眩晕 。。。 科学家们了解物质基本结构后,便开始利用这些发现去探索宇宙中星体内部的结构与演化。从此开始,用户便可以与爱丁顿一起探索太阳内部的核辐射,与钱德拉塞卡一起感受黑洞的吞噬, 最后与当代科学家们和世界上先进的射电望远镜一起探索宇宙的灯塔---脉冲星。 《灯塔计划》会沿着科学史不断更新,同时,也会不断引入与脉冲星相关的前沿科学项目。
开发者的话我是美国物理学博士和研究员,我们开发团队包括我只有两人,且都从未开发过任何软件产品,策划和程序靠自学,美术靠外包。但身为科学工作者,我一直希望将科学的浪漫与激情带给每一个人。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经历几番波折,合作的程序员换了几个,均因无法忍受长期的改版陆续离职,但我依然不放弃,边做边自学,坚持将产品完成,希望能真正的将科学逐步带入社会,形成文化。 你们可能会好奇,作为一个完全不懂游戏甚至都不玩游戏的人,我为什么要采用游戏的方式传播科学?因为我在美国的时候学到,游戏的本质是人们凭借自发的好奇心去主动解决问题和挑战,不是只有打斗的电子游戏才叫游戏。这一点与科学的动机不谋而合。以往的科学传播,大多数是通过文字和视频这样的被动媒体的方式。在好莱坞的游历告诉我真正吸引人的被动媒体是通过人性的启发达到大众情感上的共鸣,但科学是理性而非感性的探索,由好奇心所驱动,所以我认为游戏这样的主动媒体会比被动媒体更适合传播科学。而游戏内容的主线应该是科学发展史,即科学家们是如何凭借自身的好奇心去逐步揭开一个个科学谜题的,而不是应该是教科书般的逻辑式总结。 不过作为学术研究人员,我没有任何游戏经验,所以只能边做边学。为此,我玩了200多款游戏,不断阅读游戏策划书籍,并尽量找关系向游戏从业人员交流学习,希望能够逐步理解如何设计和制作游戏。但毕竟我不是游戏人员,所以我非常希望能找到有共同理想的游戏大牛和游戏公司,一起推动科学与游戏的结合。
游戏时长 23 分钟
作者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也是令人感动的,我以前也有这个想法,可我专业知识不够,我永远记得我玩过的《孢子》这个游戏,让我对生物进化印象深刻,这大概就是科学与游戏结合的乐趣。
我个人觉得科研的乐趣在于探索未知,它本身就是一场大型解谜游戏,科普专业术语其实都还在其次,乐趣在于“发现——研究——解开”这一过程,如果一个科学游戏,玩家无法沉浸,大部分时间是一种旁观被人灌输知识的视角,那大概率这个游戏对多数普通人来说是无趣的。
目前游戏的游戏性不足,更像是教学软件,玩家不是主动参与者,而是一个旁观者,只是在既定的历史进程中稍微动了动手指,这样玩家很难有成就感。而“拓展”这个功能中的关卡更显得有些莫名其妙,让我霎时间产生了一种“我不是来感受科学的浪漫的吗?怎么变成用仪器打架了。”的奇妙冲突感。
新手引导不足也是很明显的,天眼是我乱点才找到的,怎么对比真实信号是我反复读了你的说明,认真思考了几分钟,然后发现就是要我对比图片找相同图片,关卡我一开始也不知道在哪,结果原来是实验,名称要相匹配啊亲。
介绍科研技术的时间脉络确实是很好的,但问题就是我说的玩家不是参与者,而是为了了解这段知识配合点几下的人而已,这个视角是无法支持人长期玩下去的。
然后是技术上的一些问题:卡顿,拖拽不灵,容易崩溃,整体而言,整个游戏显得很卡,我进游戏都花了三次才进。
但,希望作者这份初心能好好走下去,人的感情是会传递的,无论什么虚拟媒介,都能触碰到一些真实的存在,相信你的这条路,不断调整方向改进不足,希望能做出乐趣与科普兼得的游戏出来。五星好评用于鼓励,加油💪💪💪😖
2022/10/31
来自 OPPO A32中国版
官方《灯塔计划》官方 : 感谢您的支持!很多玩家给我们都提了宝贵意见,我们正在想办法改进。游戏的整体体验和游戏性我们优先提高。至于某些交互卡顿和发热这些问题,我们会晚一点优化,得先解决整体体验问题,谢谢!
游戏的出发点很好,但是作为一名玩家,我更好奇的是这究竟是一款什么类型的游戏:动作?模拟经营?塔防?亦或者是其他类型?这个在目前的片段中并没有展示,衷心期待demo。
此外考虑到天文学知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过于深奥,如果是以普及为目的的话,可不可以考虑适当降低一些文本的理解难度?科学实验过程中可以再增加一些互动,说不定效果会更好。
再说到关于游戏本身,从目前放出的片段来看,我对这款游戏的视觉呈现有几个小建议:
1. 对话框内的文本字体有一点点小,稍微放大一点会更合适。
2. 对话框里一次放出的文字内容有点多,如果是长文本,可以考虑把文本内容截成不同的小段,分批次放出来。每次对话框里出现的文字最好不要超过3行,不然看着会有点难受。
3. 对话框里的文字要尽量居中,想要更好的视觉效果可以考虑稍稍增加行间距。
最后提一点小建议吧,如果是未来打算采用付费下载的模式,还是建议在游戏性这块多打磨一下。至少目前国内手游端付费下载还没有成为主流(因为会考虑到下载量的问题,假如下载量不佳,游戏公司很有可能因为营收压力而暴毙),而真正选择付费下载的玩家口味都相当挑剔。
我个人的建议是团队可以考虑参考一下TAP里比较热门的几款付费下载的悠闲游戏,最好是那种“寓教于乐”的游戏,看看他们是如何把游戏性和知识结合到一起,然后再对自己的内容加以改进。祝愿团队的游戏能够大卖!
2022/10/19
来自 华为Mate 20
玩过
画面音乐不错
2022/10/26
来自 华为 Nova 8
官方《灯塔计划》官方 : 感谢您的建议,我们会努力。我们确实不太擅长产品制作,也希望能与擅长产品的人交流。我们可能很多时候没有把精力花在该花的地方,其实我实话说我可能也不是那么清晰到底是哪里应该花精力。内容的打磨确实重要,如何把内容有效的,尤其是用大众产品的形式传达出来,这个我们确实还在学习,如果能有产品人员来合作是最好的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