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劫的恢宏背景

2021/1/31561 浏览综合
如果没玩过前三作,你一定对于罗睺倦族 等等游戏里的名字看的云里雾里
网上搜的背景故事,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剧情
TapTap
最近由紫龙游戏开发的战棋策略手机游戏《天地劫》进入了封测阶段,各大游戏媒体也纷纷给出了游戏评测;无独有偶,由汉堂原班人马组成的寰典游创所开发的同宇宙单机游戏《霸剑霄云录》也在摩拳擦掌,等待着被发售的那天到来。但在距离天地劫单机游戏系列的最新作品——《寰神结》都过去了18年的2020年,又有多少新玩家知道“天地劫”这个游戏ip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背景?
至于今天这篇文章,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下《天地劫》系列作品所涉及到的中外上古时期文化。愿优秀的国产单机游戏所带来的文化底蕴,能够存在于我们每一个玩家的心中。整篇文章的内容皆为我结合相关历史书籍与《天地劫》游戏内容思考后所得,观点难免比较主观,若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与我多多交流。
三神、三物、三界
《天地劫》三部曲的时间跨度非常之长,无论是上古时期、西汉时期、还是北宋时期皆有涉及,让人一时不知从何聊起。既然如此,索性就从世界的诞生——盘古开天辟地说起吧。
要论我国最早记载盘古开天地的著作,那必然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徐整所著的《三五历记》。在其中对盘古开天地有如下记载: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於天、圣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
盘古开天辟地
而在《天地劫》系列游戏作品中,将世界的起初定义为了华氛、浑沌与幽垠三物。再结合《三五历记》中的记载,无疑华氛就是阳清,为天;幽垠就是阴浊,为地;而盘古开天地之后,世间存在的就是一片混沌。
接着时间线就来到了太初之时。什么又是太初呢?《太上老君开天经》中有相关记载,认为太初是在盘古开天地之后的第二个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伏羲开天,女娲造人,从此洪荒之中才有了宇宙和生命。
而在角色扮演游戏《天地劫:幽城幻剑录》的罗睺城中,计都幻碑上也有着类似的记载。罗睺神称,在太初之时,女娲与伏羲一起来到了尚是一片混沌的明界。两人想将华氛、浑沌与幽垠开辟为明霭、定土、化荒三界;但女娲掌控华氛、伏羲掌控混沌,却无人能够掌控幽垠。于是他们以共享三界为条件,邀请掌控幽垠的罗睺一起出力创世,罗睺自然应允了。
罗睺被女娲与伏羲邀请一起创世
于是如同《太上老君开天经》中所述,伏羲造了天庭,女娲建了人间,而罗睺则创造了地界。三位神明使用三物创造出了三界,世界最终成形。
打通幽明两界的利器:九浑天动仪
但就在此时,考虑到罗睺一族迟早会威胁到人间的人类,向来忌惮罗睺的女娲联合伏羲发动了创世之战。
这一战,罗睺寡不敌众,被女娲与伏羲封在了创世之时残留的幽垠之中,而且女娲还使用七色彩石做成天幕,让幽垠之界彻底与明世隔绝。罗睺的眷族死伤无数,幸存下来的罗睺族人也必须泡在幽华玄水中来维持生命,要历经千年才能得以恢复。
罗睺族人的幸存者们
惨遭背叛的罗睺默默地发了一个誓:
“以吾族之名,只要这座罗睺城和天动仪存在一日,‘蚀’终有再次笼罩天地的一刻……”
罗睺势单力薄,并没有办法打通幽界与明界之间的道路,于是他祭出了上述话语中的秘宝:九浑天动仪。
说起这个九浑天动仪,我推测它的原型应当是清朝的一个天文仪器——浑天合七政仪。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推算七曜,也就是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状况。
清朝的浑天合七政仪
而游戏中的九浑天动仪,则是可以联动九曜之力的神器:每隔一千年,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计都星与罗睺星就会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为九浑天动仪提供动能,借由日曜(太阳)或者月曜(月亮)开启幽界通往明界的道路。而在明界看上去,太阳或月亮将会出现一团幽暗的黑色,世人将之称之为“蚀”。
但由于女娲制作的天幕十分强大,加上星曜随时都在移动,通道往往只能存在片刻。而罗睺想要永久打通幽明两界的道路,就必须要有另一股来自明界的力量才行。
罗睺双使
想要在明界获得与幽界同等的力量来打通幽明两界的道路,就必须在明界中也建造一座九浑天动仪,让它在蚀之时到来之后,响应幽界罗睺城中的九浑天动仪,反极而转,与之共振产生巨大的逆元之力,将女娲的天幕一举打破。
但是要在明界做出这么大的动静,罗睺肯定不可亲自去做——何况他还在创世之战中失去了肉身。好在罗睺与女娲一样,都擅长创命之术。
女娲造人的传说在中国来讲可谓是人人皆知,但《天地劫》中的罗睺却对女娲创造出来的人类十分鄙夷,在游戏中他是这么形容人类的:
“不独其能力和外貌难登大雅之堂,其生命短暂脆弱、所到之处吵杂喧嚷,就像遍爬各处的蝼蚁般令吾厌恶。”
于是为了完成在明界创造九浑天动仪的目的,罗睺打造了一男一女两名使者:阳寰与阴歙(xī)。他们外貌凶悍、表情凝重,力量强大而智慧无限。罗睺望着他们思忖了许久,最后还是让他们留在了罗睺城中当了护卫——因为思前想后还是觉得他们去了人间会因为外形问题而无法隐秘行动。
外貌非常得罗睺喜欢的阳寰与阴歙
于是罗睺放下了身段,模仿着人类造出了另外两名使者,虽然力量小于前者,但外貌上更加容易被人类接受。他们就是《幽城幻剑录》男主角的前世与女主角本人——霍雍与冰璃。
而游戏《天地劫》三部曲的故事,就从霍雍与冰璃来到人界的西汉时期开始讲起。
结语
回看整个《天地劫》系列游戏的故事背景,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外文化。
比如清朝的浑天合七政仪、道教中有关女娲伏羲开天辟地造人的记载,又比如印度神话中的罗睺。其实,罗睺在印度神话中就是一个为非作歹的恶魔,但他的形象却与女娲和伏羲神似——上半身为人而下半身为蛇;而在西方世界的《圣经》中,也不难发现伊甸园充满着“蛇”的存在。这让我极度怀疑,人类的祖先——或者说,创造出人类的,是否真的是人身蛇尾的外星人?
女娲与伏羲都是人首蛇身
不仅如此,《天地劫》九曜中的罗睺星也是古代印度人想象出来的一颗黑暗星,用来解释日月蚀的现象;而计都星,则是代表罗睺的蛇尾、用以扰乱天际的彗星。
《天地劫》系列游戏的主创叶明璋先生创造性地将印度与中国的古代神明结合了起来,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特的世界观;还通过对浑天合七政仪与罗睺、计都二星的改编,创造出了《天地劫:幽城幻剑录》中的九浑天动仪;再通过描写罗睺与女娲、伏羲之间的纠葛,解释了日蚀月蚀的真面目——是罗睺在打通幽明二界。这样的创造力实在是令人拍案称绝。
罗睺神在游戏中的造型
“天地有气如泉涌, 万劫不复我独行。”
这句话是当年叶明璋先生在打造《天地劫》系列游戏时为其创作的标语。它豪迈万丈、气势磅礴,像极了《天地劫》系列游戏中那独树一帜的文化底蕴。但有趣的是,当我请教叶明璋先生这句话的来历之时,对方只是淡然地回复到:“这是当时的神来一笔,也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
18
7
4